> 美国迪斯尼乐园里,一位女士带 5 岁的儿子排队玩梦想已久的太空穿梭机。好不容易排了 40 分钟的队,上机时却被告知:由于小孩年龄太小,不能做这种游戏,母子俩一下愣住了。其实在队伍的开始和中间,都有醒目标志: 10 岁以下儿童,不能参加太空穿梭游戏。遗憾的是母子俩过于兴奋而未看到,怨谁?失望的母子俩正准备离去时,迪斯尼服务员人员亲切地上前询问了孩子的姓名,不一会儿,拿了一张刚刚印制的精美卡片(上有孩子姓名)走了过来,郑重地交给孩子,并对孩子说,欢迎他到年龄时再来玩这个游戏,到时拿着卡片不用排队——因为已经排过了。拿着卡片,母子俩愉快而去。 40 分钟的排队等待面临的是劝其离开,顾客的失望、不满是不容置疑的,而迪斯尼的做法也令人称道。一张卡片不仅平息了顾客不满,还为迪斯尼拉到了一个忠诚的顾客。看来,只有真心真意为顾客服务,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才能把顾客的不满转化为“美满”,实现企业与顾客的双赢。
2、顾客并不总是“对”的 一顾客在酒店用餐过程中,在菜中发现了一根头发,于是在酒店内大吵大闹。大堂经理在安慰无效的情况下,将所有厨师和服务员叫到顾客跟前摘去帽子,顾客才发现所有的厨师和服务员竟然都是光头,只好满脸通红悻悻而去。面对这种顾客,企业应有备而战,驳斥其不良的挑衅,避免损失。当然,我们在处理顾客的“恶意不满”时要做到有理有据,既不恃强凌弱,也不软弱可欺。
3、选择处理不满的最佳时机 在什么时候处理顾客的不满意才能起到最佳效果呢?处理过快,顾客正在生气,难以进行良好沟通;过慢,事态扩大,造成顾客流失。如三株喝死人的事件虽然最后查明不是三株的原因,但由于三株事件处理过慢,加上策略使用不当,使得三株的形象受到极大的伤害,加速了自己的死亡。因此,工作人员要根据顾客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时机。
4、随机应变,变“坏”为“好” 某顾客在商场买了一台冰箱,回去之后发现不能使用,于是就气愤地给商场经理打电话,电话中他刚说完买了一台冰箱不能使用,商场经理已经高兴地大叫起来;“恭喜您,您中了我们商场的万元大奖了,我们专门在 2000 台冰箱中放了一台坏冰箱,如哪位顾客购中这台冰箱就会拿到我们的万元大奖,这么幸运让您碰上了!”顾客一听大喜过望,商场也借机大肆宣扬:本店讲信誉,万元大奖立即兑现。商品质量敢保证, 2000 台冰箱除去故意放的,其余全是好的。结果商场的生意马上火爆起来。 坏冰箱是商场故意放的吗?不是,一切全是经理当时灵机一动的发挥。把“中奖”放在顾客的不满之前说了出来,使得顾客在惊喜之余再也无暇去考虑不满了,而商场也乘机做了一番宣传,先发制人可使企业将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变“坏”为“好”。
5、提供更多的附加值 张小姐在某商场买鞋,经过仔细挑选之后,她终于选到了一双自己中意的鞋子,谁知回家后发现盒子里装得不是自己原先挑选的鞋子 ,于是非常生气地回到商场,商场经理听到这件事情,马上给予更换鞋子,并向张小姐道歉,最后还送给她一瓶进口鞋油,最后张小姐“满载而归”。当顾客的不满意是因为自己工作的失误造成的时候,企业要迅速解决顾客的问题,并提供更多的附加值,最大程度地平息顾客的不满。
六、处理效果评估 处理顾客不满意不是“顾客走人”就算了,企业还应对实际的处理效果进行必要的评估,了解每一次不满处理的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想的目标,是否加深了与顾客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提高了顾客的忠诚度。
1 、加强企业同顾客的联系,派专人同顾客进行沟通。可通过向顾客赠送小礼物、纪念品、提供企业产品的后续服务来维护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海尔”品牌之所以具有很高的美誉度,主要取决于其对顾客的良好服务和沟通。我的一位朋友对我说过一件事:去年十月份,他家中的海尔洗衣机出现了故障,打电话投诉后,海尔迅速派售后服务人员对洗衣机进行了修理,而在一天、一月、一个季度后海尔多次进行了回访,调查他对海尔服务、海尔产品的意见。朋友感动地说:“这样对顾客负责的公司,怎能不赢得顾客的忠诚呢?”
2 、在同顾客沟通过程中,对企业处理不满意的效果做一评价,使企业明白处理的得与失,评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顾客是否满意企业处理不满意的效率 (2)处理的方法是否令顾客满意 (3)处理结果是否达到顾客的要求 (4)顾客有无其它要求 (5)引起顾客不满之处是否得到改善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评价,企业可充分了解顾客对处理效果的满意程度,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并通过工作人员工作中表现出的诚意,打动顾客的心,培养其忠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