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管理  
首 页   简 介   三 语   动 态   课 程   著 作   论 文   书 法   绘 画   留言互动    案例大讲堂 
 首页  
2006-9-23 | 走出企业危机管理的怪圈 「点击次数:1997」
    的“面子问题”,“咱俩虽不能说非亲非故,但交情也不是太深,意思一下,面子过得去就行了。”于是,一切又归于平静。直到有一天,自己也重蹈覆辙,对骡子挨打有了“切身感受”,才“愧之晚矣”。 

   现实生活中的人虽比动物“高明”得多,但“打骡子马也惊”的现象却极少发生。

   去年 3月J市的一场大火,让舆论哗然了一阵子,不久便又归于平静;年底L市的一场大火,才着实让国人惊出了一身冷汗,才换来了有关部门“关于加强公共娱乐场所安全的通知”。虽说“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但杀猴可以吓跑鸡,杀鸡可以吓跑猴吗?令人担心的是,娱乐场所出了问题(骡子挨了打),便只加强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警示其它骡子),而其他公共场所(马、牛、羊、驴之类)如商场、学校、大会堂的消防设施就可以高枕无忧吗?……这些方面的消防安全是否要等两场或者更多场大火之后才引起重视?掺假棉花出现了,全国查掺假棉花;劣质大米出现了,全国查劣质大米;私盐出现了,全国查私盐……难道这些事件都是偶然的、独立的、不能同时进行的吗? 

   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在处理危机、管理危机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解决问题”思维模式的怪圈。大量事实证明,企业进行危机管理时,过分强调“解决问题”有可能引发更大的问题,眼里飞进了沙子,想办法把沙子弄出来,问题就解决了;水管坏了,修一修,或者换一个,问题就解决了。久而久之,人们便会养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惯性思维,要知道,医得好顶多是恢复原有的健康程度、模样,医得不好,反而会落下疤痕、伤残等后遗症。 

   特别提醒:与其打马时马才惊,还不如打骡子时马就惊。
[0][1][2][3]
技术支持QQ:4845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