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管理  
首 页   简 介   三 语   动 态   课 程   著 作   论 文   书 法   绘 画   留言互动    案例大讲堂 
 首页  
2006-9-23 | 如此“借脑” 「点击次数:570」
    今年4月8日,洛阳某防盗门厂负责人到营销协会进行咨询,当时笔者正出差在外,办公室值班人员打电话说,他们已经来过两三次,迫切希望咨询一些问题。笔者听后立即驱车赶回协会。 

  见面之后,该厂总经理与销售部经理毕恭毕敬的态度与“诚实”的面孔,令笔者深为感动的。在详细了解了该企业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各方面的情况之后,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方案,但这毕竟只是纸上谈兵。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谈话结束时,该企业总经理一再强调企业营销策划,并要求带一份咨询记录回去,考虑到他们三番两次到协会咨询,笔者的助理就答应整理好后传真给他们一份。第二天,助理就将整理好的 6000 多字的记录给他们传了过去。但此后,这家防盗门厂却黄鹤一去不复返,怎么也联系不上。 
  二十天后,笔者应一家企业之邀到洛阳讲学,顺便和他们联系了一下,当时过来接我们的销售部经理说,他们对传真过去的咨询记录反复学习、反复理解,现已按照里面的内容做了改进。他还要求如果下次再到洛阳讲学,一定要通知他们。到了厂里之后,笔者就向总经理询问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的答案是:我们回来之后,摸索总结出了一套方案,现在正在实施。
  当笔者问起传真之事,他却说:“根本就没见过什么传真!”紧接着这位总经理又提了一些企业经营问题,对此我只好一言不发,因为我的知识也要“防盗”。而当销售部经理送我们回来笔者再次问及传真之事时,答曰:“总经理反复看过。” 
  其实,这种现象社会上并不少见,这家企业的招数只是其中一种。此类企业为了不花钱获取别人的方案,可谓想尽办法,用尽心机:有以招聘策划人才为幌子,让应聘者写策划方案者;以招标、招商为借口,骗取设计方案者。 
  但不知这些企业的经营者们有没有想过,营销策划并不是一个技巧、一个招数、一个点子,而是一门科学。再好的点子,只有与整体的营销策划相适应,才会奏效。企业象一个人,同样的人得了同样的病,用的药和药量还不一样,如果单凭医生的几句话就能将病看好,那也太简单了吧!营销策划也是一样,不可能通过几个人短短几个小时的谈话得出来,也不是通过一些应聘者的策划案得出来的。 
  在这里,笔者只是希望这些经营者三思。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知识是无价的,也应该取之有“道”。而象这家防盗门厂这样不花一文钱,从专家那里“获取”知识,难道就是“道”吗?!试问良心何在?!他们企业生产防盗门,但他们此举动是想让知识也进行“防盗”吗? 
  如此“借脑”,能使企业转危为安吗? 
  不知要将企业带向何种发展境地!

[0]
技术支持QQ:4845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