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拍立得”因为适应了人们追求快捷希望立竿见影的消费心理而大行其市。 二、如何打好文化营销这张牌 第一,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这是文化营销的基石。 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优秀企业之所以优秀,不仅在于他们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文化特征。如威士忌的“田园文化”、日本太阳公司的“蒲公英”精神等。这些独特的文化特征包括:企业理念、经营哲学、经营宗旨,以及明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信念等。只有有了这种崇高的精神力量,才能说服人,吸引人,团结人,鼓舞人;才能强化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相反,如果企业不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不具备独特的精神力量,对外也决难产生出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无法形成共同的使命和责任心,文化营销也只能是句冠冕堂皇的空话。 第二,要在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增加文化的份额,这是文化营销的核心。 具体来说是要: 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应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品味和精神内涵,使有形的实物商品,升华为一种有灵性,有感情的“活物”,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产品的包装,装璜,命名之中,增加艺术品位,使产品的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结合起来; 在广告宣传中,应更多地研究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感性诉求为中心,并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去感染消费者,打动消费者; 在企业公关中,不仅要提高公关人员的文化素养,还要使从事的每一项活动,更具有文化韵味和魅力; 在企业定位中,应赋予企业更多的文化品位,塑独特的文化形象,使人们一提起某企业,马上会产生一种敬佩之心,崇尚之情。 第三,要研究社会文化的变迁,这是文化营销的关键所在。 文化营销属于一种企业的微观活动,只有建立在对社会文化这一宏观环境的准确把握之上,才能使其保持正确的方向。而社会文化又总是处在不断变迁中。因此,研究社会文化变迁的方向,发展的动态,就成为企业搞好文化营销的关键所在。 就研究内容而言社会文化的变迁主要可以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等方面研究,而发现规律性。 例如,近些年,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许多人的社会文化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正在由以他人为中心的导向转向以自我实现为中心;以延迟的享受变得更喜欢及时的行业;由努力的工作变得更向往轻松愉快的生活;由对组织的忠心变得不断“跳槽”与更换工作等。 这种文化观念的变迁,必然会引起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比如,人对自我关心程度的增加,一定会引起他们对健康食品,减肥,运动器材等产品的消费增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漠,必然会导致那些能消除寂寞与孤独感的产品与服务,如电子游戏,影视产品,各种俱乐部等的需求增加。 因此,只有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动态,变迁方向做出准确的预测,才能把握市场跳动的脉搏,也才能为文化营销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和准确的航向。 总之,文化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过程,企业对其重视的程度不同,必将区分出,谁 是未来营销的专业选手,谁是业余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