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季节性选择不合理 一些季节性比较强的产品,要注重铺货季节的选择,充分考虑产品的淡旺季问题。如白酒在销售旺季,竞争很激烈,新产品进入的壁垒相应也很高,不容易铺货,成本也很大。而选择淡季进行铺货就不同了,淡季白酒的销量少,竞争不激烈,市场进入壁垒较低,企业投入铺货的成本费用也少,淡季铺货还可以为旺季到来做充分的准备。 某品牌的白酒在进入广西市场时,选择了在销售的淡季—夏季铺货,很多的白酒企业都处于休整状态,广告投入力度减小,进入酒店和终端的费用也降低了,企业就是利用这个时机,此白酒悄无声息地摆在了各零售店和酒店的货架上,冬季来临之际,又投入大量的广告费用,一举取得了成功。
五、监督力度不够
1、铺货人员表格填写、回收工作没做好 (1)铺货人员在被派出去的同时,企业要求填写《铺货一览表》、《客户调查表》及《市场调查表》。通过表格的填写,企业对铺货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控制,还可以从中及时了解终端动态,建立客户档案,为以后建立客情关系打下基础。而很多企业恰恰忽略了这一点,表格发下去了,却缺少相应的方法及政策进行规范。有的铺货人员认真填写了,厂家根本就不回收,更谈不上整理分析。即使回收了,也是被堆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企业根本就不了解铺货工作的进展,当然也谈不上监督。
(2)铺货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监督 不同市场存在不同的情况,有的地方人们观念比较新,易于接受新产品;有的地方传统观念比较浓,不易接受新产品;有的经销商与厂家合作很好,可有的经销商根本不愿与厂家合作等等。而部分厂家单纯以铺货量、铺货率的大小或多少作为衡量铺货人员工作完成好坏的标准。铺货人员为了增加铺货量或铺货率采用各种不正当手法,如贿赂终端商暂时同意铺货,等业绩评估期一过,铺货对象向企业退货;虚报铺货业绩、制造假报表等等,其不负责任的行为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2、经销商短期行为不能及时制止 (1)很多企业在铺货时把促销费用、促销赠品放心大胆地交给经销商,但这些费用和赠品真的用于激励铺货了吗? 沧州一生产白酒的厂家为了加快白酒铺货速度,在酒盒内放了数千枚金戒指并以此向目标客户宣传。但过了一段,消费者根本就没有“喝”到金戒指,经调查发现,经销商早已通过先进仪器的探测取走了酒盒内的金戒指。这种短期行为在部分经销商身上时常发生,企业资源被浪费,也没起到很好的促进终端铺货的目的。
(2)窜货扰乱市场 某食品企业为了促使产品迅速铺向市场,抵制竞争对手,对某地经销商实行进货奖励。在1周内,凡进货20件以上者,每5件赠送1件,20件以下者,每6件送1件,经销商纷纷进货。而为了增加进货量,就将手中的货物低价抛向市场,引起了市场混乱,而此食品企业又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任其发展蔓延,终于被竞争对手挤出该市场。
六、后期服务不到位
1、货物供应不及时 在铺货过程中,铺货人员承诺一旦铺上的货物售完,保证及时送货。为了降低风险,开始的铺货量很少,铺货对象先前铺上的货物已经售完,就向企业要货,而企业正忙于其他市场的铺货,人员或运输工具不到位,致使货物无法及时的送到。终端的货架上没货,终端商由于无货转而经销其它产品,给消费者造成断货的印象。好不容易建立的市场因货物供应不及时而丢失。
2、承诺无法履行 (1)厂家无实力 为了把货物顺利地摆到经销商及终端的货架上,很多厂家不惜口头承诺“质量达国家一流水平,包退、包换”、“终身免修”等,不管能否兑现,先把货物铺上再说。而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实力和能力去兑现,最终失去经销商和终端的信任。 一家电企业为了前期铺货的顺利进行,向经销商和终端承诺,免费“三包”服务。铺货时,部分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了问题,可企业由于资金不够,根本就没有设立专门的服务部门,如何能保证“三包”承诺的兑现呢?
(2)铺货人员与企业的其他部门协调不好 湖北一生产“洗得净”牌洗衣粉企业,其铺货人员在打开河北某地市场时,向经销商承诺一旦铺上货,销出去,厂家给5%的返利,立即兑现。可经销商在向厂家要求现金返利时,财务处却不承认,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