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产品打入国际市场。1990年初,由于西方制裁的加强,国内制鞋业竞争更加残酷。在许多鞋厂纷纷停产转业的情况下,他们引进设备,开发新产品,扩大市场,1992年、1993年,森达产值利税连续翻番。 ③抓住机遇,实施名牌战略。 1998年提出“实施名牌大战,创造世界级企业”的口号,进行了二次创业。他们认为,名牌产品是创新能力最强的产品。确实是这样的,企业要永久生存,就要加快产品创新,不断进行企业变革,因为市场上没有永远畅销的产品。 其实,森达的创新并不单单是品牌的创新,他们还从营销策略、企业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变革,企业要发展,就要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适时适度的进行变革,否则企业的发展只能因旧思想、旧体制、旧的管理模式的阻碍而成为幻想。如果在一两次变革之后,企业就以为可以安然地永远地生存下去,而不思创新、不思变革,那么,惰性会腐蚀掉你的一切:你的企业理念、你的产品形象、甚至你的经济效益,而使企业重新陷入困境。 三、变革要适度 今天的企业竞争已进入全面化,多样化的时代。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从整体努力。从多方面来创造优势才能胜利。企业的变革只能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市场状况,对比同行业情况,谨而又慎地进行适时适度的变革;而那种不切实际的,不顾及企业整体规划的,为求变革而进行的变革,只能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更大的威胁。 (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变革不能有盲目性,更不能以偏盖全。 雪豹集团地处浙江省钱塘江畔,1984年创业之初是一个由5000元资金、24名职工和借来的两间旧房起家的乡镇企业。由于集团经营者不断根据外界市场的变化及内部经营状况的变化,清醒审视自己,大胆又慎思,进行不断变革,而改变集团经营、销售策略。雪豹集团现已成为中国服装行业“八强企业”之一。 从1995年起,国内各类皮衣专业市场异军突起,它们价格低廉、经营灵活,而截留了不少顾客源。而当时浙江省海宁市中小型皮衣生产企业众多(据1996年初步统计,有近2000家)。专业市场及中小企业对该公司构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针对这种外部形势,雪豹人及时改革了销售策略,即:划区销售,积极扩大市场覆盖面。该公司下属原有8家皮衣生产企业,且规模大小不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过去由集团公司统一安排生产、销售,使一些企业滋生了吃大锅饭的念头。从1996年9月,集团将这8家企业进行调整、合并,重新组建为三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并赋予他们独立的生产销售权,指定了区域进行销售。且在各自销售区域内开辟的销售渠道归己所有。三家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目前“雪豹”的产品已覆盖全国28个省、市、区。在全国近5000家同行企业中的市场分额升高到2.4%左右。拥有职工近3000人,固定资产净值1.55亿元。 企业要想成功的进行变革,就要认真分析内部经营机制、机构管理、技术水平、员工的思想意识以及企业的经营理念等,各方面有可能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认真做好市场调查、行业状况调查,然后以一点带动全局,进行整合的变革。决不能不顾大局盲目的以偏盖全的进行主观的变革。因为这样,有可能因变革而产生使企业更不稳定的因素,如:盲目扩大规模,盲目的进行机构改革,而不顾及全局等。这样的变革只能使企业陷入更大的困境。 曾几何时,“野太阳”燃遍中原大地,灸烤着广大中原父老的眼眸,“亚细亚”三个字也一度成为郑州市最好的品牌,一个金光四射的金字招牌。 亚细亚老总王遂舟虽然发现各地商满为患,仍信心十足地开始了亚细亚的全国撒种。从1993—1995年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就亲手签署了十多家在各地投建大型商场的命令。而当时,亚细亚一年的所有赢利还不足以投建一家大型商场。然而,亚细亚象个只知撒种而不知收获的农夫,短短几年功夫,遍地撒种,在全国各地设置了20多家大型商场。仅在北京亚细亚就兴办了三家大型商场:北京“亚细亚”超级市场(10000平方米)、北京“亚细亚”广场(80000平方米),北京仟村百货(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