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暂时的,从营销管理上来说,营销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沟通和管理过程,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也要遵循这一规律,消费者对新事物的认知包含“不了解、模糊、了解、认知、接近、接受、亲近、亲密、冲动、拥有、忠诚、跟随”等12个步骤,完成这些步骤,需要一定的时间,当消费者认识并习惯这种方式,参与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认为,企业唱“独角戏”只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的出现。 2、 您怎样理解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精神?它是否为“品牌管理”这个概念注入了新的注解? 我们认为,互联网时代商业精神的特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一、交换分享: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受众不仅分享了企业的产品,同时分享了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思想。比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百度的搜索引擎分享我们需要的资料,还可以分享百度消遣性的商业模式向消费型商业模式转变过程中,带给网络消费者的便利和消费习惯的改变。 二、协作精神:网络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一公司的员工,可能一生都无法见面,却可以通过网络共同工作,即使不见面,也可以把产品生产出来,现代公司,总部员工数量越来越少,更多的员工是通过网络相互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如北京范云峰营销管理有限公司,经常通过网络与分布在国内30多个省市客户、员工进行联系。今年三月份在为四川某茶业公司提供营销咨询服务前,就从网上得到了有关该公司的详细资料;我们需要美国加州的某学者提供相关资料,白天在网上发送电子邮件,第二天就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时差的不同,我们休息,他还可以继续工作。 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在一起,网络上的所有资源均可共享,这是网络独有的功能,这是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 三、商业效率精神:电子产品的高效率,使得企业的决策者可以利用手提电脑,在很短时间内处理公司几天、几个月、乃至几年内都无法处理的事情,这个效率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所以企业的品牌管理工作,一定要利用互联网提高效率, 四、提升品牌的精神:在互联网上,可以方便地了解各地区文化和特征,有利于企业确定目标市场,有针对性的实施营销策略,从而建立品牌。在互联网上,一定可以找到拥有品牌的企业或产品,而且网络传播的广度和力度,使知名品牌更加知名,有效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如果一个知名公司,在互联网上找不到,我们认为它不可能成为品牌 五、竞争精神。网络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很多企业快速走出了国门,本土产品国际化、国际品牌本土化的进程加快,国内企业不想和国际大企业竞争是不可能,这种竞争精神,使不同市场之间交叉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 网络对企业品牌的影响极为深远,可以说,企业的品牌管理离不开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精神 3、 品牌管理评估体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严格来说,国内品牌管理评估体系还没有构成,无论是官方还是行业内部,品牌管理评估体系都是不健全的,只是在某些企业内部对品牌评估形成管理体系,且各自独立,仍然处于“战国争霸”时代,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 品牌管理评估体系发生的改变: 一、统一化。国内品牌管理评估体系必须与国际接轨,有品牌就必须有标准,没有标准,国内的产品就无法出口。比如国内对劳工的管理很薄弱,经常安排加班工作,这种加班完成的产品,在美国是不要的,它认为这是不正当竞争。 二、标准化。行业标准越来越高,中国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标准,虽然出口很多,但标准很粗糙,标准建设是亟需的。企业,行业,国家都在制定不同的标准,在标准辈出的商业时代,有标准才能进行品牌评估,是否被公众认可,还需要一定的过程。 三、权威化。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行业的社会化程度也在提高,标准必须由权威性组织制定,如各行业的领导者,其企业标准的权威性甚至高于行业内的普遍标准,当然社会上也不断出现权威性的组织机构,比如消费者协会,它拥有自己的评估方法,也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四、信息化:中国人对信用的评估体系,过去是用人工表单,现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