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3 18:36:53 | 一笑三语:实处、虚处、画处——二十六聊写意画之构图 |
|
|
|
一笑三语:实处、虚处、画处——二十六聊写意画之构图 家人们早上好!在之前的三语交流中,连续探讨了写意画虚实法在整体、主体、宾体构图方面的内容,承蒙诸位的热烈讨论与分享,让我也收获颇丰。今日,我,清和堂主人范云峰,将继续以三语为纲,深入聊聊写意画虚实相生的构图辩证规律。 然,写意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瑰宝,其独特的魅力就在于通过虚实相生的构图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虚实相生,是写意画构图的核心法则之一,它宛如一首和谐的乐章,实与虚相互交织、相互映衬,共同奏响艺术的美妙旋律。 就像前几天三语发的《松鹤延年》这幅画面中,白色的仙鹤在绿郁的苍松背景下,那种对比鲜明的视觉感受让人眼前一亮,形象瞬间突出。从形体上看,仙鹤轮廓清晰、形态具体,无疑是画面的实处;而苍松作为背景,其形态相对模糊,用以衬托仙鹤,所以是虚处。然而,当我们从色彩的角度去审视,情况又发生了变化。苍松那浓郁的绿色,在视觉上更为突出和强烈,此时松便成了实处;而白色的仙鹤在绿色的衬托下,反而显得相对柔和、淡雅,变成了虚处。这便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生动体现,让我们看到了虚实并非绝对,而是随着观察角度和表现需求不断转换。 且,这种“虚处反是实处,实处反是虚处”的辩证规律,在写意画构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理解并掌握了它,我们便能在创作中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清朝孔衍栻在《石村画诀》中说:“有墨画处,此实笔也。无墨画处,以云气衬,此虚中之实也。树石房廓皆有空白处,又实中之虚也。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这深刻地揭示了虚实相生的构图奥秘。有墨之处,实实在在地描绘出物体的形态,这是实笔;而无墨之处,以云气等元素衬托,看似空白却又蕴含着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便是虚中之实。树石房廓等实体之间留下的空白处,看似无用,实则是实中之虚,给画面增添了灵动之气。 在写意画创作中,巧妙运用虚实相生的辩证规律,能够使画面层次丰富、意境深远。实处,让观者明确感受到画家所描绘的主体形象,引发情感的直接共鸣;虚处,则为想象留出了广阔的空间,让观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赋予作品更多的内涵。虚实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使写意画具有了超越画面本身的艺术魅力。 至此,希望家人们在欣赏写意画作品或者自己进行创作时,能够深刻领悟这一辩证规律,去感受写意画虚实相生之美,发现更多绘画艺术的奥秘。让我们在写意画的世界里,不断探索、不断进步,领略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范云峰乙巳四月初六北京早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