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管理  
首 页   简 介   三 语   动 态   课 程   著 作   论 文   书 法   绘 画   留言互动    案例大讲堂 
2025-5-5 18:38:37 | 一笑三语:剥蚀、剥落、剥毁——十九聊书法之术语
一笑三语:剥蚀、剥落、剥毁——十九聊书法之术语
       家人们,在这墨香萦绕、岁月静好的时光里,我是清和堂主人范云峰。四日前,我们畅聊了书法术语“拓本”,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剥蚀”这一凝结千年智慧的书法技艺世界,探寻那些藏在纸墨之间的故事。
     然,“剥蚀”,这一书法术语,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它主要指古代碑刻年久风化石有剥落。南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汉隶岁久,风雨剥蚀,故其字无复锋鋩。”岁月的长河奔腾不息,那些曾经崭新、字迹清晰的碑刻,在漫长的时光里,遭受着大自然的磨砺。就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身上留下了岁月深深的痕迹。
       说到这,我想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年轻的书法爱好者小李,听闻在一座古老的寺庙中,有一块年代久远的石碑,上面刻着精美的书法。怀着对书法的热爱和好奇,小李不辞辛劳地前往探寻。当他终于见到那块石碑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石碑由于长期暴露在户外,历经无数个春夏秋冬的风吹雨打,表面已经严重剥蚀。原本清晰的字迹,如今只剩下一些模糊的轮廓,许多笔画都已经难以辨认。小李心中既感到惋惜,又对这岁月造成的剥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书法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剥蚀现象屡见不鲜。许多著名的碑刻,都因为时间的侵蚀而改变了最初的模样。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剥蚀也为书法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韵味。那些因剥蚀而残缺的笔画,那些模糊的字迹,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让后人在欣赏时,多了一份对岁月的敬畏和对古人书法艺术的遐想。
         与“剥蚀”相关的还有“剥落”和“剥毁”。“剥落”相较于“剥蚀”,程度上更为严重一些,碑刻上的部分石块或字迹成片地脱落。而“剥毁”则是毁灭性的,石像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表面已经剥蚀甚至剥毁得坑坑洼洼,难以辨认出它原本的模样。这让我联想到一些古代的珍贵文物,它们在历史的动荡和自然的破坏下,遭受了剥毁的命运,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书法术语中的“剥蚀”“剥落”“剥毁”,不仅仅是对碑刻状态的描述,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让我们看到了时间的力量,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留存至今的书法瑰宝。希望家人们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能多留意这些有趣的术语,感受书法艺术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范云峰乙巳四月初八(立夏)北京早安!
技术支持QQ:4845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