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7 18:40:28 | 一笑三语:起笔、行笔、转笔——173临写《圣教序》之“而”字 |
|
|
|
一笑三语:‌起笔、行笔、转笔——173临写《圣教序》之“而”字 家人们早上好!我是清和堂主人范云峰。在这充满朝气的清晨,欢迎大家跟随“三语”,一同走进书法研习这一奇妙世界。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智慧,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尽的韵味与奥秘。今天,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临写《圣教序》中的“而”字,深入探寻其笔法与结构中蕴藏的精妙韵味。 然,今天的“而”字,和以前聊到的“而”字写法有很大区别,虽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笔法变化和独特的结构特点。 故,在临写“而”字,需格外留意第二笔的“丿”划,它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将第三笔的“短丨”和右侧的“横折钩”一分为二,营造出左低右高、左短右长的独特态势。同时,外侧两笔“丨”划均向内倾斜,犹如两位谦谦君子微微躬身,尽显内敛谦逊之态;中间两笔“丨”划则较为端正,仿佛坚守中正之道,使整个字看起来既富有变化又不失稳重。 至此,具体到临写步骤和技巧,起笔和行笔尤为重要。第一笔先写上面短横,横画起笔要轻盈,似蜻蜓点水,由轻到重缓缓行笔,过程中微微向上扬一下,体现出笔画的灵动之感。写完短横后,紧接着写长撇。这第二笔“丿”画起笔要精准地落到横画的中间下方,然后在高出撇画的尾部处写左边竖,此处稍微停顿,如同一个沉稳的竖点,为整个字奠定坚实基础。 接下来写横折钩,这是“而”字的关键笔画之一。转折处既要体现出方笔的刚劲有力,又要蕴含圆笔的圆润柔和,达到方圆兼备的境界。出钩处变为出锋,锋尖锐利却又不失含蓄,仿佛藏而不露的智慧。再写里面短竖,收笔时要向上逆行行笔,这是笔法中的精妙之处,逆行能使笔画更加沉稳有力。向右上方行笔后再转笔,转折下来时要形成内八字,如同竖撇行笔,收笔时钩画向字的中心出锋,使整个字的笔画相互呼应,气韵贯通。 在整体结构和比例方面,“而”字字形偏扁。上横和横折钩之间的距离远近对字形有着重要影响,距离稍宽,字形便呈现出扁宽之态,给人一种开阔、舒展的感觉;距离稍窄,则字形略显长形,更具挺拔之感。此外,短竖的位置对框内空间分割起着关键作用,它可以靠左,营造出一种不对称的灵动之美;也可以靠右,展现出别样的平衡之态;还可以居中,体现出中正平和之韵。 书法研习是一个漫长而充满乐趣的过程,每一次临写都是与古人的对话,每一个笔画的揣摩都是对书法艺术的深入探索。希望大家在临写“而”字的过程中,能领悟到书法的魅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书写水平。让我们一起在书法的海洋中遨游,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范云峰乙巳四月初十北京早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