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8 18:41:34 | 一笑三语:空白、知白、布白——二十七聊写意画之构图 |
|
|
|
一笑三语:空白、知白、布白——二十七聊写意画之构图 家人们早上好!在这充满希望与美好的清晨,咱们又相聚在三语交流写意画的奇妙世界。之前,咱们围绕写意画虚实法构图展开了探讨,今天,我,清和堂主人范云峰,继续以三语的形式,和大家深入聊聊写意画虚实构图中极为关键的“空白、知白、布白”。 然,在中国画的艺术天地里,虚实布置至关重要。虚,简单来说就是画幅上的空白。这看似空无一物的空白之处,实则暗藏玄机。一幅画,空白处理得不好,即便画面上实处画得再精致,整幅画也难以出彩;反之,若空白运用得当,实处也会随之灵动生辉。所以,历代画家对虚实问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老子讲“知白守黑”,这短短四字蕴含着深刻的绘画哲理。黑与白相互依存,相互映衬,黑从白现,只有深刻理解并把握好白的部分,才能更好地展现黑处的精妙。可惜,很多人在创作时,往往只专注于在画面上堆砌实体内容,却忽略了虚处的经营。实际上,摆实与布虚并非相互孤立,而是相辅相成。摆实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布虚;而巧妙地布虚,也能让实处更加生动。 任何物体置于空间之中,都必然有其环境背景。但中国画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像摄影机那样机械地记录现实,而是依据眼睛视觉的能量,并听从脑子的“命令”来创作。眼睛看东西,受思维的引导。画面中的空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一无所有。在观者的视域范围内,这些空白不仅不会显得遗漏,反而有着独特的作用。正如《论语》中所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这里体现的就是中国画创作的依据。画家以“视而不见”为准则,那些无物可画、不必注意的地方,留出空白,反而能让主体更加醒目突出,这便是虚实问题的精妙所在。 那么,如何进行巧妙的布白呢?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虚和实的关系。布白并非随意为之,而是要根据画面主体的需要、意境的营造以及整体的气韵来精心安排。比如,在一幅山水画中,留白可以是云雾缭绕的山峰间那一片空灵的空白,它让观者感受到山的高远和神秘;在花鸟画里,留白可以是鸟儿栖息枝头周围的空白,突出鸟儿的灵动与自由。布白要做到恰到好处,既不能过于空旷,让画面显得空洞无物;也不能留白过少,使画面显得拥堵局促。 总之,空白、知白、布白,这三个字眼虽简单,却蕴含着写意画虚实构图的核心奥秘。希望家人们在欣赏和创作写意画时,能细细品味其中的精妙,感受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在这充满诗意的艺术旅程中,不断探索,不断领悟,共同领略写意画的无尽风光。 范云峰乙巳四月十一北京早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