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管理  
首 页   简 介   三 语   动 态   课 程   著 作   论 文   书 法   绘 画   留言互动    案例大讲堂 
2025-5-12 18:33:48 | 一笑三语:‌入锋、逆锋、藏锋——174临写《圣教序》之“不”字
一笑三语:‌入锋、逆锋、藏锋——174临写《圣教序》之“不”字
     家人们早上好!我是清和堂主人范云峰。在这晨光初照、充满朝气的清晨,今天的“三语”将聚焦于临写《圣教序》中的“不”字。《圣教序》作为书法经典之作,其中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尽的笔法奥秘与艺术魅力,“不”字虽看似简单,实则大有乾坤。
      然,圣教序中的“不”字,第一笔“横画”较长,宛如基石稳稳撑起整个字的架构;最后一笔“点画”则短小精悍,犹如点睛之笔。而且,字的中间留出大量空白,给人以空灵、疏朗之感,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布局之美。
       至此,在书写“不”字时,第二笔“丿”划的起笔位置至关重要,它与“一”划的连带关系更是体现书写流畅性与连贯性的关键。同时,最后的“丶”划书写要较小,与左侧“丿”划收笔位置巧妙形成左右呼应,让整个字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视觉效果。
    接下来,详细解析临写《圣教序》中“不”字的要点与步骤。
      首先,字形特征分析方面,笔画比例上,横画占字宽 70%以上,成为主导,而末点仅占 15%左右,主次分明。视觉平衡上,左撇与右点形成 45 度对角呼应,仿佛相互牵引,构建起字的稳定感。
        具体临写:长横作为第一笔,起笔斜切入锋,角度约 30 度,如同快刀斩乱麻,干净利落;行笔时中段略提,使笔画形成微弧,增添灵动韵味;收笔向右下轻顿,再回锋,稳健而含蓄。撇为第二笔,起笔位置在横画1/4 尾部且偏右,逆锋入笔,藏锋蓄势,向左下撇出,转折自然流畅;撇尾含蓄收笔,收笔与上面的横起笔处上下对比,少短点。同时,为末点预留出承接之势。竖画作为第三笔,起笔略高过撇画并与其交叉,呈 45 度角,轻起笔后渐铺毫,至尾部急收,稍有弧度,富有节奏感。右侧点是末笔,位置在横画右端下方约 1/5 处,形态为三角形点,与撇尾形成闭合空间,使整个字的气韵得以凝聚。
       且,常见问题修正也不容忽视。比例失调方面,要避免末点过大,建议控制在横画 1/6 长度,确保笔画比例协调;连带生硬时,撇竖交接处需虚中有实,体现自然过渡;重心偏移时,注意横画右部略高于左部,约 3 度倾斜,以保证字的重心平稳。
      章法呼应技巧上,当“不”字在作品中出现时,作为独体字,适当加重横画,突出主笔,增强字的稳定性与视觉冲击力;在组合中,末点可呼应下一字起笔,使作品气韵贯通;在行末,撇画可适当延长调节行气,让整行字的节奏更加和谐。重点观察笔画间的“笔断意连”关系,感受书法内在的精神脉络,体会笔画之间那种无形的牵连与呼应,从而真正领悟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家人们在临写“不”字过程中,不断揣摩笔法,感受书法之美。
范云峰乙巳四月十五郑州早安!
技术支持QQ:4845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