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管理  
首 页   简 介   三 语   动 态   课 程   著 作   论 文   书 法   绘 画   留言互动    案例大讲堂 
2025-5-13 17:46:44 | 一笑三语:打点、砌点、重点——二十八聊写意画之构图
一笑三语:打点、砌点、重点——二十八聊写意画之构图
      家人们,晨光熹微,新的一天满是蓬勃朝气!我是清和堂主人范云峰。往昔与诸位畅聊写意画虚实法构图,那是一场场酣畅淋漓的艺术交流盛宴,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如璀璨星辰般闪耀,让我深切感受到大家对写意画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今日,我仍以三语为引,和大家继续深入探寻写意画虚实构图的奇妙世界。
     然,黄宾虹先生,这位在画坛熠熠生辉的巨匠,曾提出“作画打点,应运用实中有虚法,才能显出灵空不刻板”这一精妙绝伦的观点,宛如一盏明灯,为无数绘画爱好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其中蕴含着深刻且独到的绘画智慧。
     在绘画创作这片广袤的艺术天地里,打点是一种极为常见且极具表现力的手法。它就像音乐家指尖跳跃的音符,看似简单,却能在画布上奏响美妙的旋律;又似诗人笔下灵动的文字,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无尽的意境。然而,若只是单纯地堆砌点,让它们过于实在和密集,画面就会像被厚重的帷幕遮住,显得沉闷、呆板,如同失去了灵魂的躯壳,缺乏生气与灵动之美。黄宾虹先生所倡导的实中有虚之法,恰似一阵清风,为这僵化的局面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所谓实中有虚,意味着在打点时,画家要像一位技艺精湛的舞者,在方寸之间精准地掌控节奏与力度,既要注重点的实际存在和表现,又要巧妙地在其中营造出空虚的部分。实处,是画面的骨架和支撑,它如同高楼大厦的基石,给予作品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形态。这些实处的点,可能是清晰明确、形态鲜明的,它们以坚定的姿态展现出物体的轮廓、质感和力量。比如,在描绘一座巍峨的山峰时,画家用浓墨重彩的点勾勒出山峰的轮廓,那坚实的线条和厚重的墨色,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山峰的雄伟与厚重,触摸到它粗糙的岩石表面。
      而虚处,则如同呼吸的空间,让画面有了透气和流转的余地。它就像一首悠扬乐曲中的停顿,看似无声,却蕴含着无尽的韵味。虚处的点,可能是模糊的、若隐若现的,它们在画面中若有若无,引导着观者的视线和想象。还是以那座山峰为例,画家在山峰的周围用淡墨轻轻点染,那些若有若无的点,仿佛是山间的云雾,缭绕在山峰之间,给山峰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气息。观者在欣赏这幅画时,目光会不自觉地被这些虚处的点所吸引,思绪也随之飘荡,仿佛置身于那云雾缭绕的山间,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在实际的绘画创作中,实中有虚的打点手法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在描绘花卉时,画家可以用浓墨点出花瓣的轮廓和脉络,展现出花朵的娇艳与生机,这是实处;而在花瓣的边缘和花蕊周围,用淡墨或留白的方式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让花朵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是虚处。在表现山水时,画家可以用密集的点描绘出山林的茂密,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这是实处;而在远处的山峦和天空的交界处,用稀疏的点或大面积的留白来表现天空的辽阔和山峦的悠远,这是虚处。
        家人们,写意画的虚实构图就像一场奇妙的魔法表演,打点只是其中的一个精彩环节。当我们掌握了实中有虚的打点手法,就如同拥有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打开写意画艺术殿堂的大门,让我们的作品充满灵动与生机。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绘画创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一手法,挥洒笔墨,绘就属于自己的精彩画卷!
范云峰乙巳四月十六郑州早安!
技术支持QQ:4845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