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15 16:24:38 | 一笑三语:食指、中指、大指——二十一聊书法之术语 |
|
|
|
一笑三语:食指、中指、大指——二十一聊书法之术语 家人们早上好,我是清和堂主人范云峰。在书法那博大精深的世界里,每一个术语都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古人的无穷智慧与无数的书写奥秘。四日前,我们三语聊了书法术语“双钩”,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单钩”这一饶有趣味的书法术语。 单钩,作为书法术语,是执笔法指法名称。以食指钩笔管与拇指形成钳制状,其余手指皆垫于笔管后方。因只以一食指主钩,故而称“单钩”,它与“双钩”相对。清代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称:“单钩者食指、中指参差不齐,食指钩向大指,中指钩向名指,此是单钩。”世传北宋苏轼作书就常用此法,且微偃其笔。 说到苏轼用单钩法写字,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当年,苏轼在翰林院任职,众多文人墨客常聚在一起探讨书法。有一次,几位年轻的学子听闻苏轼笔法独特,便慕名前来请教。苏轼欣然应允,当场挥毫泼墨。只见他拿起毛笔,以单钩之法握笔,笔锋在纸上行走自如,或轻盈飘逸,或刚劲有力。年轻学子们看得目瞪口呆,其中一位大胆提问:“苏公,您为何独爱单钩之法?”苏轼微笑着停下笔,缓缓说道:“这单钩之法,于我而言,恰似与笔对话的最佳方式。它能让我更自如地掌控笔锋,随心表达心中之意。” 还有一次,苏轼与好友黄庭坚一同外出游玩,行至一处风景秀丽之地,二人诗兴大发,当即决定以书法记录此时心境。苏轼依旧用单钩之法,书写时笔随心意,仿佛将眼前的美景都融入了笔墨之中。黄庭坚在一旁观看,不禁感叹:“东坡兄之单钩笔法,真是别具一格,刚柔并济,妙不可言。”苏轼则笑着回应:“这单钩之妙,需亲身体会,方能领悟其中真谛。” 单钩之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它考验着书写者对笔的掌控能力,更体现了书写者内心的宁静与专注。在历史的长河中,苏轼以单钩之法留下了众多传世佳作,这些作品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单钩笔法魅力的生动展现。 如今,我们学习书法,了解“单钩”这一术语,不仅仅是掌握一种笔法,更是在探寻古人的智慧与情怀。希望家人们也能在书法学习中,领悟单钩之妙,感受书法的无穷魅力。 范云峰乙巳四月十八郑州早安!
|
|
|
|